肝淤血時鏡下主要形態(tài)學變化為
-
-
-
何宗全 主任醫(yī)師
銅陵市人民醫(yī)院 三級甲等
肝淤血時鏡下主要形態(tài)學變化為肝臟體積會增大,質地較堅韌,且有疼痛。肝臟腫大,邊緣圓,暗紅色或紫紅色,小葉中心暗紅色,周圍小葉灰白或灰黃色。如果紅、黃相間,如檳榔果皮的圖案,又稱檳榔肝。光鏡下可見肝靜脈、肝竇、中央靜脈充血,肝小葉中央組可見壞死,小葉周圍肝細胞充血腫脹。
-
-
-
-
包榮 醫(yī)師
上海市崇明區(qū)醫(yī)療急救中心 二級甲等
肝淤血時鏡下見肝小葉中央靜脈及其附近肝竇高度淤擴血張,充滿紅細胞。嚴重時肝細胞因受壓可萎縮、壞死或崩解。慢性肝淤血時,小葉中央部因高度淤血呈暗紅色,小葉周邊部肝細胞因脂肪變性,呈黃色。肉眼觀,淤血、脂肪變性相間存在,使肝切面出現(xiàn)紅黃相間的似檳榔樣的條紋,稱為檳榔肝。
-
-
-
淤血肝的超聲表現(xiàn)
肝淤血患者通常存在肝頸靜脈回流征,其有助于將肝淤血與原發(fā)性肝內疾病或巴德-吉亞利... 詳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