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周利軍 副主任醫(yī)師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(yī)院 感染科
登革熱病就診于感染科,是一種由蚊媒傳播而引發(fā)的急性蟲媒傳染病。登革熱病一般流行于5~11月份,且高峰期為7~9月份,其并發(fā)癥包括心肌炎、精神異常、急性血管內溶血、肝功能損傷等。登革熱病不僅會對神經(jīng)、血液、循環(huán)等系統(tǒng)造成一定危害,還會對肝功能有所損傷,重癥者可累及生命。
登革熱病的臨床癥狀
1、登革熱病的典型癥狀表現(xiàn)為起病急,頭痛,高熱以及肌肉、骨關節(jié)有劇烈酸痛感。
2、發(fā)病后2~5日可能會有皮疹出現(xiàn),初見掌心、腳底或腹部及軀干,逐漸蔓延至頸和四肢,部分患者見于面部,可為斑丘疹、麻疹樣皮疹、猩紅熱樣皮疹、紅斑疹,稍有刺癢。
3、且在發(fā)病后5~8日還可能會有出血的癥狀,且約半數(shù)患者會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、不同部位的出血情況,如皮膚淤點、胃腸道出血、咯血、血尿等。
4、病后患者常有虛弱無力感,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,伴輕觸痛,也可有肝大,脾大少見,少數(shù)患者可見黃疸的癥狀。
登革熱病的日常護理
1、患病早期宜臥床休息,到患者處于恢復期時也不宜過早活動,待體溫正常、血小板計數(shù)恢復正常、無出血傾向方時可進行適當活動。
2、應注意口腔和皮膚的清潔問題,并保持排便的通暢,在飲食方面患者宜吃富含蛋白質、高維生素、易消化吸收的食物。
-
-
什么是登革熱病毒
登革熱病毒即登革病毒,是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的一種血清型亞群,感染后可能誘發(fā)登革熱。登革病毒屬于黃病毒科中的黃病毒屬,具有很強的傳染性。登革病毒感染者、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,傳播途徑為蚊蟲叮咬,所有人都... 詳細»
-
-
如何預防登革熱病毒
登革熱是由蚊子作為媒介傳播的病毒,感染登革熱病毒后會出現(xiàn)登革熱、登革出血熱等情況,臨床表現(xiàn)情況為,高熱、頭痛、肌肉、骨關節(jié)劇烈酸痛等,部分患者還會出現(xiàn)皮疹和淋巴結腫大的情況。登革熱在熱帶和亞熱帶等蚊子... 詳細»
-
-
登革熱病的癥狀是什么
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伊蚊傳播的急性急性傳染病。典型的登革熱分為3期,即急性發(fā)熱期,極期和恢復期。預防要從控制傳染源、切斷傳播途徑兩方面進行。 詳細»
-
-
登革熱病毒的癥狀及治療方法
登革熱病毒歸為黃病毒科中的黃病毒屬,病毒顆粒呈啞鈴狀、棒狀或球形。登革熱病毒是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,臨床特點為突起發(fā)熱、全身肌肉與骨關節(jié)痛、極度疲乏、皮疹、淋巴結腫大以及白細胞減少。患者和隱性感染者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