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潘琪 主任醫(yī)師 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 神經(jīng)外科
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,是指因腦部血液循環(huán)障礙,缺血、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。腦梗死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、臨床表現(xiàn)、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,以下是具體介紹。
一、病史
患者多有高血壓、動脈粥樣硬化、糖尿病、心臟病等病史。
二、臨床表現(xiàn)
1.突然出現(xiàn)的局灶性神經(jīng)功能缺損:如偏癱、偏身感覺障礙、失語、共濟失調等。
2.頭痛、嘔吐:頭痛是腦梗死的常見癥狀,可能是由于顱內壓增高所致。嘔吐通常與頭痛同時出現(xiàn),可能是由于顱內壓增高或腦膜刺激引起的。
3.意識障礙:嚴重的腦梗死患者可能會出現(xiàn)意識障礙,如昏迷、昏睡等。
4.其他癥狀:如抽搐、大小便失禁等。
三、影像學檢查
1.頭顱CT: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,可以在發(fā)病24小時后發(fā)現(xiàn)腦梗死病灶。早期腦梗死的CT表現(xiàn)為低密度病灶,隨著時間的推移,病灶逐漸變?yōu)楦呙芏取?/p>
2.磁共振成像:對腦梗死的診斷優(yōu)于CT,特別是在早期診斷和發(fā)現(xiàn)小梗死灶方面。MRI可以發(fā)現(xiàn)T1加權像低信號、T2加權像高信號的病灶。
3.血管造影:可以顯示腦血管的狹窄、閉塞或其他異常,但屬于有創(chuàng)檢查,不作為常規(guī)檢查。
四、實驗室檢查
1.血常規(guī):白細胞計數(shù)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可能會升高,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并發(fā)癥。
2.血生化:包括血糖、血脂、肝腎功能等,可以幫助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,排除其他疾病。
3.凝血功能:如凝血酶原時間、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,可以幫助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,排除因凝血功能異常導致的腦梗死。
總之,腦梗死的診斷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、臨床表現(xiàn)、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。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。
-
-
腦梗死延髓新增腦梗死癥
腦梗死延髓新增腦梗死癥可能是抽煙喝酒、缺乏運動、高血壓、動脈粥樣硬化、血管病變等原因引起,可以遵醫(yī)囑通過一般治療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改善。1、抽煙喝酒:可能是因為長期大量抽煙喝酒引起,會影響到血管彈... 詳細»
-
-
額葉腦梗死
額葉腦梗死是指大腦額葉發(fā)生缺血性壞死的一種疾病,往往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。額葉腦梗死的病因主要有動脈粥樣硬化、心臟病、高血壓、高脂血癥、糖尿病等。這些疾病會導致腦血管阻塞或破裂,從而引發(fā)... 詳細»
-
-
腦梗死分類
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,根據(jù)發(fā)病機制和病因學的不同,可以分為以下幾類:1.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:這是最常見的腦梗死類型,約占腦梗死的60%至70%。它是由于腦動脈壁發(fā)生粥樣硬化病變,導致血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