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高君 主任醫(yī)師 副教授 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 肝膽胰脾外科
黃膽肝功能檢查是一項常見的臨床檢查項目,用于評估黃膽肝的正常功能狀態(tài)。根據檢查結果評價是否正常,需要結合臨床病史、體格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。
在黃膽肝功能檢查中,常見的指標有總膽紅素、直接膽紅素、間接膽紅素、酸堿度和肝酶等。下面是對常見指標的解讀:
1.總膽紅素:是血液中總膽紅素的濃度,用于評估黃疸的嚴重程度。正常成人總膽紅素參考范圍為0-17.1μmol/L,超過此范圍可能表示黃膽肝功能異常。
2.直接膽紅素:是血液中直接溶于水的膽紅素,主要來自肝臟對間接膽紅素的加工和排泄。正常成人直接膽紅素參考范圍不超過5μmol/L,高于此范圍可能表示有肝臟排泄功能受損。
3.間接膽紅素:是血液中結合在血液蛋白質上的膽紅素,來自脾臟分解破壞的紅細胞。正常間接膽紅素參考范圍為0-11.2μmol/L,高于此范圍可能表示紅細胞破壞或肝臟加工過程異常。
4.酸堿度:酸堿平衡對于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非常重要,酸堿度偏離正常范圍可能影響肝臟功能。正常酸堿度范圍為7.35-7.45,偏離此范圍可能與黃膽肝功能不正常有關。
5.肝酶:肝臟功能不正常會導致肝酶異常。常見的肝酶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、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、堿性磷酸酶等。正常成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參考范圍為0-40U/L,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參考范圍為0-38U/L,堿性磷酸酶參考范圍為45-115U/L。肝酶偏高可能表示肝細胞受損或膽道系統堵塞。
需要注意的是,黃膽肝功能檢查結果僅是一個輔助診斷工具,不能用于單獨判斷是否存在肝臟疾病。因此,建議將檢查結果交給臨床醫(yī)生進行進一步討論和解讀。醫(yī)生會結合具體病情、診斷以及其他檢查結果來判斷黃膽肝功能是否正常,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,建議及時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