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李燕郴 副主任醫(yī)師 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 血液科
血管外溶血是指紅細胞在血管外部被破壞,釋放出血紅蛋白和其他細胞內成分。以下是一些處理血管外溶血的方法:
1. 確定病因并治療原發(fā)?。喝绻芡馊苎怯赡撤N疾病引起的,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、感染等,需要針對這些疾病進行治療。例如,對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,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來控制病情。
2. 支持性治療:在治療原發(fā)病的同時,還需要進行支持性治療,以幫助維持患者的健康狀況。這包括輸液、補充營養(yǎng)、糾正電解質紊亂等。
3. 血液透析:對于嚴重的血管外溶血患者,可能需要進行血液透析來清除體內的廢物和毒素。血液透析可以通過人工腎臟或腹膜透析等方式實現(xiàn)。
4. 輸血:在某些情況下,如失血過多或貧血嚴重時,可能需要進行輸血來補充紅細胞和血紅蛋白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輸血也可能會引起免疫反應或其他并發(fā)癥,因此需要謹慎使用。
5. 避免觸發(fā)因素:血管外溶血可能與某些因素有關,例如感染、藥物或環(huán)境因素。一旦確認了引發(fā)溶血的因素,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接觸這些因素。例如,避免暴露在潛在的感染源或避免使用刺激性藥物。
總之,處理血管外溶血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病因,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同時,也需要密切監(jiān)測患者的病情變化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
-
-
孕期溶血檢查
孕期的溶血檢查一般是在懷孕24周到28周之間進行,并且新生兒的溶血檢查并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需要做,主要是針對孕婦是什么血型,如果孕婦是RH陰性血,或者是O型血,丈夫不是RH陰性血,或者不是O型血的話,就... 詳細»
-
-
溶血癥多嗎
溶血是臨床血液科比較常見的情況,目前臨床上溶血癥的患者還是比較多見的。溶血的話根據(jù)原因不同,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:第一是蛇毒相關的溶血,比如當患者被蛇咬傷或者接觸蛇毒血清時,就可能發(fā)生溶血。第二常見于... 詳細»
-
-
溶血指數(shù)是什么
溶血指數(shù)是指血液中紅細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濃度數(shù)值,是診斷溶血的依據(jù)。在一定條件下,血液中紅細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濃度就是溶血指數(shù),正常值為1:64,是判斷是否存在溶血的一項依據(jù)。血型不合、紅細胞自身異常、不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