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李暉 主任醫(yī)師 南方醫(yī)科大學南方醫(yī)院 感染內科
肝昏迷是由于肝臟功能衰竭而引起的神經精神癥狀,這種情況通常發(fā)生在慢性肝病晚期或者急性肝炎的嚴重并發(fā)癥中。肝昏迷的表現多種多樣,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、意識障礙、行為異常等癥狀,嚴重時還會伴有肝性腦病。
肝昏迷的早期癥狀包括精神狀態(tài)改變,患者可能出現遲鈍、混亂、煩躁不安、認知能力下降等癥狀。隨著病情的進展,患者的意識水平逐漸下降,表現為嗜睡、昏迷、煩躁不安等。在昏迷狀態(tài)下,患者可能還會出現抽搐、肌張力增高、瞳孔不等大等癥狀。
此外,肝昏迷的患者還常常表現出行為異常,包括昏迷狀態(tài)下的執(zhí)迷不悟、妄想、幻覺等。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極端的情緒波動、暴力傾向等行為異常。
另外,患者的神經系統(tǒng)癥狀也會受到影響,表現為震顫、肌肉僵直、肌張力增高等。肝昏迷患者的呼吸系統(tǒng)也會受到影響,出現呼吸頻率改變、呼吸急促等癥狀。
肝昏迷一旦發(fā)生,需要立即就醫(yī)進行治療。在治療過程中,首先需要解除患者的肝性腦病癥狀,包括提供足夠的能量供應、解毒治療、糾正電解質紊亂等。同時,還需要積極治療患者的肝臟疾病,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。
總的來說,肝昏迷是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并發(fā)癥,病情發(fā)展迅速,需要及時治療。因此,一旦出現肝昏迷的癥狀,患者應及時就醫(yī)尋求治療,以減輕病情并提高治愈率。同時,對于既往有慢性肝病史或者急性肝炎的患者,也需要定期進行相關的肝功能檢查,及早發(fā)現問題并進行治療。
-
-
肝昏迷癥狀
肝性昏迷是患者患有較為嚴重肝病而引起、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的功能失調導致綜合病癥的出現,此病又稱為肝性腦病。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意識出現障礙、行為失常、昏迷、且有急性或慢性腦病之分,患有嚴重肝... 詳細»
-
-
肝昏迷癥狀
肝昏迷是由于肝功能衰竭導致的一種嚴重癥狀,通常出現在晚期肝病患者身上。肝昏迷的癥狀主要包括意識障礙、精神異常、行為異常等,可以分為不同的程度,如輕度昏迷、中度昏迷和重度昏迷。其癥狀如下:首先是輕度昏迷... 詳細»
-
-
什么是肝昏迷
肝昏迷是一種嚴重并發(fā)癥,通常出現在患有肝硬化或其他肝病的患者身上。肝昏迷是指肝臟功能喪失導致腦部功能異常,使患者出現深度昏迷狀態(tài)的一種情況。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肝臟失去了正常的排毒和代謝功能,導致身體中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