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謝杰偉 副主任醫(yī)師 副教授 廣東省中醫(yī)院 足踝外科
在日常運動、勞動或意外情況下,肌肉拉傷是較為常見的損傷。了解哪些肌肉容易出現(xiàn)拉傷,有助于我們在活動中加強防范,減少受傷風險。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肌肉拉傷常見的肌肉部位??。
1. 肩部肌群:三角肌、岡上肌、岡下肌等肩部肌肉,在進行投擲、游泳等涉及肩部大幅度活動的運動中,頻繁的肩部外展、上舉動作,容易使這些肌肉受到過度牽拉,引發(fā)拉傷。像棒球投手在投球過程中,肩部肌肉就面臨較高的拉傷風險。
2. 上肢屈?。喝珉哦^肌、肱肌等。在進行力量訓練,如引體向上、啞鈴彎舉等動作時,若肌肉力量不足或突然增加負荷,上肢屈肌可能因過度收縮或拉伸而拉傷。健身愛好者在挑戰(zhàn)大重量啞鈴彎舉時,就可能出現(xiàn)肱二頭肌拉傷。
3. 腰部肌群:豎脊肌、腰方肌等腰部肌肉,在搬運重物、彎腰勞作或進行一些腰部扭轉(zhuǎn)動作時,如果姿勢不當或用力過猛,腰部肌肉會承受較大壓力,從而導致拉傷。日常生活中,不少人在搬重物時因姿勢不正確,就容易造成腰部肌肉拉傷。
4. 小腿后側肌群:主要是腓腸肌和比目魚肌。長時間行走、跑步或進行跳躍運動時,小腿后側肌群持續(xù)承受壓力,若肌肉疲勞狀態(tài)下再突然用力,很容易導致拉傷。例如馬拉松選手在賽程后期,小腿后側肌肉就可能因疲勞積累而拉傷。
5. 大腿后側肌群:包括股二頭肌、半腱肌和半膜肌。在進行短跑、跳遠等需要快速發(fā)力和突然加速的運動時,這些肌肉會迅速收縮,若超過其承受能力,就容易發(fā)生拉傷。比如運動員在起跑瞬間,大腿后側肌群可能因過度牽拉而受傷。
肌肉拉傷常見于大腿后側、小腿后側、肩部、腰部及上肢屈肌等部位的肌肉。在運動、勞動時,應提前做好熱身,掌握正確動作姿勢,合理控制運動強度和負荷。若不幸發(fā)生肌肉拉傷,需及時正確處理。希望大家都能保護好自己的肌肉,遠離拉傷困擾??。
-
-
黃德寧 銅陵市人民醫(yī)... 骨外科
腹部肌肉拉傷
-
-
腹部肌肉拉傷
腹部的肌肉拉傷多由于劇烈的運動牽拉引起的,表現(xiàn)為局部的腫脹疼痛,嚴重的拉傷會有皮下的淤血,會影響正常的活動,外傷后2~3天內(nèi)是應該采取冷敷,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,超過三天以后局部的滲出減少,可以進行... 詳細»
-
-
小腿肌肉拉傷
小腿肌肉拉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,通常發(fā)生在跑步、跳躍、踢球等需要小腿肌肉發(fā)力的運動中,小腿肌肉拉傷的治療方法包括:1.休息:拉傷后應立即停止運動,讓受傷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。2.冰敷:在受傷后的前2... 詳細»
-
-
肌肉韌帶拉傷
肌肉韌帶拉傷是屬于軟組織損傷的現(xiàn)象,拉傷之后可以造成局部的疼痛,腫脹,淤血,活動受限等癥狀。受傷之后可以在受傷的兩天之內(nèi)進行冷敷處理,兩天之后進行熱敷處理。還可以配合非甾體類抗炎鎮(zhèn)痛的藥物,活血化瘀的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