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何宗全 主任醫(yī)師 銅陵市人民醫(yī)院 肝膽胰外科
肝硬度是肝臟纖維化的常用參數之一,可反應肝臟健康狀態(tài),應用較廣泛,肝硬化患者、乙肝病毒患者、慢性的乙肝患者的肝硬度數值逐漸增高。目前主要采用無創(chuàng)的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血清學檢查、超聲彈性成像來聯(lián)合診斷。根據肝硬度數值的參考標準,肝硬度35kPa,是正常值的好幾倍,情況是較嚴重的。
肝硬度數值解讀
肝硬度值在慢性肝病的診療中廣泛使用,能預測肝臟疾病,盡早防止肝硬化。
臨床上肝硬度的數值的正常范圍是2.5~7.0kPa;7.0~9.5kPa時,表示肝臟有明顯肝纖維化;9.5~12.5kPa時,肝臟嚴重纖維化;超過12.5kPa,為肝硬化。肝硬度35kPa,可以診斷為肝硬化。
肝硬化的防治
1、不良情緒可影響肝的機能,振作精神,消除思想負擔,對病情有益。
2、在身體精力較充沛、病情穩(wěn)定期,可做散步、保健操、太極拳等有益的運動鍛煉。
3、戒煙忌酒,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,加重病情。
4、飲食調理。避免攝入高脂肪食物,每天給予50g脂肪為宜;多進食含維生素B1的食品;堅持長期服用維生素C、E,有解毒功能。
5、接受治療,遵醫(yī)囑用藥,且忌盲目過多地濫用藥物,會加重肝臟負擔。
6、對膽道閉鎖引起的肝纖維化,可行手術治療,使膽道再通。
-
-
高俊 池州市人民醫(yī)... 普外科
肝硬化的類型
-
-
夏云連 亳州市人民醫(yī)... 普外科
肝硬化的藥
-
-
肝硬化的治療
肝硬化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,是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導致的彌漫性肝損害。在我國大多數是肝炎后肝硬化,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。病理組織學上是由大部分肝細胞壞死、殘留肝細胞結節(jié)... 詳細»
-
-
肝硬化的飲食
肝硬化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損害,是一種肝組織纖維化、肝小葉和再生結節(jié)形成的慢性肝病,常見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、慢性酒精中毒、化學毒物和膽汁淤積等,少部分由于血吸蟲病造成,肝硬化早期由于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