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潘琪 主任醫(yī)師 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 神經(jīng)外科
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病,其治療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一般處理:包括臥床休息、保持呼吸道通暢、吸氧、心電監(jiān)護、降低顱內壓等。
2.調控血壓:收縮壓在180mmHg以上或舒張壓在100mmHg以上時,需要進行降壓治療,一般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60mmHg左右。
3.控制血糖:血糖超過11.1mmol/L時,需要進行降糖治療,使血糖控制在8.3mmol/L左右。
4.控制腦水腫和顱內壓:常用的藥物有甘露醇、呋塞米、甘油果糖等。
5.手術治療:對于顱內壓持續(xù)升高、腦疝形成或有腦疝先兆的患者,需要進行手術治療,包括開顱血腫清除術、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、鉆孔引流術等。
6.亞低溫治療:對于發(fā)病6小時內的患者,可進行亞低溫治療,以降低顱內壓、減輕腦水腫。
7.止血和抗凝治療:對于因凝血功能異常引起的出血性腦卒中患者,需要進行止血和抗凝治療,以預防再出血。
8.血管內介入治療:對于適合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患者,可進行血管內介入治療,以清除血栓、開通血管。
9.康復治療:病情穩(wěn)定后,需要進行康復治療,以促進患者的神經(jīng)功能恢復。
總之,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需要根據(jù)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,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。
-
-
高勇 棗莊市中醫(yī)醫(yī)... 神經(jīng)內科
出血性腦卒中
-
-
李方方 開封市中心醫(yī)... 血液內科
出血性紫癜癥狀
-
-
張馨娜 泰安市中心醫(yī)... 神經(jīng)內科
出血性梗死的常見器官
-
-
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
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血管破裂導致顱內出血的一種腦血管疾病。在臨床上,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主要依賴于臨床癥狀、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。以下是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:1.臨床癥狀:出血性腦卒中的典型癥狀包... 詳細»
-
-
什么是出血性腦卒中
出血性腦卒中,也叫腦出血,是一種由于腦血管破裂導致血液進入腦組織而引發(fā)的腦損傷疾病。其具有高發(fā)病率、高致殘率、高死亡率和高復發(fā)率的特點,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。當腦血管發(fā)生破裂時,血液會在腦組織... 詳細»
-
-
出血性腦卒中治療原則
出血性腦卒中治療原則包括緊急處理、藥物治療、心理治療、支持治療、手術治療等,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,需要盡早進行治療。1.緊急處理:對于急性期的出血性腦卒中患者,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,需要保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