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楊士偉 主任醫(yī)師 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(yī)院 干部保健科
靜息心率是指人在休息狀態(tài)下的心率。正常成年人的靜息心率一般在60-100次/分鐘之間。當靜息心率超過100次/分鐘時,就被認為是靜息心率高,這可能是一種身體健康問題的表現(xiàn)。
靜息心率高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,包括情緒激動、焦慮、壓力、疲勞、貧血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。其中,情緒激動、焦慮、壓力等心理因素對靜息心率的影響尤為顯著。因此,當遇到事情時心跳加快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。
在情緒激動、焦慮或緊張的情況下,交感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會被激活,導致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。這是身體為了應對壓力和緊張狀態(tài)而做出的生理調(diào)節(jié)。因此,當遇到事情時心跳加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,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應對外界的挑戰(zhàn)。
然而,如果長期處于高壓力狀態(tài)下,靜息心率長時間保持在較高水平,可能會對身體健康產(chǎn)生不利影響。長期的靜息心率高與心臟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。因此,及時調(diào)整心理狀態(tài),減輕壓力和焦慮,對維持正常的靜息心率是非常重要的。
調(diào)節(jié)心率的方法有很多,包括適當?shù)倪\動、深呼吸、放松身心、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等。此外,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是預防靜息心率高和心臟疾病的重要措施。
總之,靜息心率高遇到事情時心跳加快是正常的生理現(xiàn)象,但如果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,可能會對健康產(chǎn)生不良影響。因此,應該學會適當?shù)卣{(diào)節(jié)自己的情緒狀態(tài),保持心態(tài)平衡,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應對壓力和焦慮,有利于保持正常的靜息心率,促進身體健康。
-
-
靜息心率是什么意思
靜息心率是指在安靜狀態(tài)下,人體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(shù)。通常情況下,成年人的靜息心率在60-100次/分鐘之間。靜息心率是評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。較低的靜息心率通常意味著更好的心血管健康狀況,因為它... 詳細»
-
-
靜息心率多少正常
靜息心率一般指在安靜狀態(tài)下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(shù),是評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,正常范圍一般為60~100次/分。正常成人靜息心率范圍通常為60~100次/分。然而,這一數(shù)值并非一成不變,受多種因素的... 詳細»
-
-
靜息心率多少為正常
安靜狀態(tài)下監(jiān)測心率每分鐘在60~100次,如果大于100次屬于心率過快,低于60次屬于心率過緩,引起心率波動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吃飯、運動、疾病、喝酒、吸煙等。部分原因導致的心率異常,可以通過飲食以及良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