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蔡晶晶 主治醫(yī)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(yī)院 臨床營養(yǎng)科
肥胖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,它不僅影響外貌,還會增加患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。對于肥胖者來說,減肥是一個重要的目標。而控制飲食是減肥的關鍵,以下是一些關于控制飲食減肥的建議。
1.控制總熱量攝入
要想減肥,就需要消耗的熱量大于攝入的熱量。這就意味著要控制飲食的總熱量攝入。建議每天的熱量攝入量比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少500-1000卡路里。具體的熱量攝入量可以根據(jù)個人的身體狀況、活動水平和減肥目標來確定。
2.合理分配三餐
合理分配三餐的熱量攝入對于減肥非常重要。一般來說,早餐應該占總熱量的25%-30%,午餐占40%-45%,晚餐占25%-30%。此外,還應該注意控制每餐的進食量,避免過度飽食。
3.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
膳食纖維是一種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類物質,它可以增加飽腹感,減少食欲,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。建議每天攝入25-30克膳食纖維,可以通過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麥面包、燕麥片等食物來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。
4.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攝入
脂肪和糖都是高熱量的食物,攝入過多容易導致體重增加。建議減少動物脂肪和糖的攝入,選擇低脂肪和低糖的食物。此外,還應該注意控制食用油的攝入量,每天不超過25克。
5.飲食多樣化
飲食多樣化可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(yǎng)物質,同時也可以減少對某種食物的過度依賴,避免暴飲暴食。建議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低脂肪蛋白質等食物,少吃加工食品和高熱量的零食。
6.注意進食速度和習慣
進食速度過快容易導致進食過量,同時還會影響消化吸收。建議細嚼慢咽,慢慢品嘗食物的味道,控制進食速度。此外,還應該注意避免邊吃飯邊看電視、玩手機等習慣,這些習慣會分散注意力,導致進食過量。
總之,控制飲食是減肥的關鍵。同時,減肥也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需要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適量的運動,才能保持健康的體重和身體狀態(tài)。
-
-
肥胖癥和肥胖的區(qū)別
楊華武 主治醫(yī)師
-
-
肥胖是營養(yǎng)過剩肥胖嗎
劉暢 主任醫(yī)師
-
-
產后肥胖屬于單純性肥胖嗎
張麗莉 副主任醫(yī)師
-
-
肥胖指數(shù)計算
劉暢 主任醫(yī)師
-
-
張立 濱州醫(yī)學院附... 內分泌科
如何控制肥胖
-
-
孫婷婷 棗莊礦業(yè)集團... 內分泌科
兒童肥胖標準
-
-
肥胖癥有肥胖紋
肥胖紋是指在肥胖癥患者身上出現(xiàn)的紋路或疤痕。肥胖紋是由于肥胖引起皮膚過度拉伸而產生的。以下是肥胖紋的形成原因及預防方法:1.皮膚彈性減弱:肥胖導致皮下脂肪細胞數(shù)量和體積增加,使得皮膚的彈性減弱,容易出... 詳細»
-
-
腹部肥胖臉形肥胖怎么辦
腹部肥胖和臉形肥胖是腹部和臉部出現(xiàn)脂肪過多堆積的情況,這可能與體內激素分泌的不平衡、飲食習慣、遺傳因素等有關。下面是關于腹部肥胖和臉形腹胖的一些解決方法:1.注意飲食均衡:飲食習慣是腹部肥胖和臉形腹胖... 詳細»
-
-
肥胖多久才會得肥胖病
肥胖癥是指體內貯積的脂肪量超過理想體重20%以上,是一種由遺傳因素、環(huán)境因素等多種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。一般情況下,肥胖病的發(fā)生通常需要數(shù)年的時間,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這么長時間。在多... 詳細»
-
-
身體肥胖,非正常性肥胖
身體肥胖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,超過了正常水平,導致身體重量增加,脂肪細胞數(shù)量和體積增加,使得身體肥胖的人看起來比正常人更加圓胖。而非正常性肥胖則可能是遺傳因素、不良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、激素失衡與疾病因... 詳細»
-
-
肥胖和肥胖癥的區(qū)別
肥胖和肥胖癥是兩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詞語,兩者看起來似乎含義相似,但實際上它們有著明顯的區(qū)別。首先,從定義上來說,肥胖是指身體脂肪堆積過多的一種生理狀態(tài),而肥胖癥則是指由于脂肪過多引起的一種疾病。... 詳細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