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王健 主任醫(yī)師 副教授 南方醫(yī)科大學南方醫(yī)院 關節(jié)與骨病外科
崴腳,在醫(yī)學上稱為足踝扭傷,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。以下是一些關于崴腳的知識:
1.發(fā)病原因:當足踝跖屈時,如果受到來自外側的暴力,比如被他人踢到、下樓梯踩空、不平路面行走時足踝內翻等,就可能導致外側的韌帶被過度牽拉,從而引起損傷。其中,常見的損傷部位包括距腓前韌帶、跟腓韌帶和三角韌帶。
2.癥狀表現:輕度的崴腳可能只是感覺輕微疼痛、腫脹和皮膚淤青,而嚴重的崴腳可能會導致關節(jié)畸形、無法承重、劇痛難忍等癥狀。此外,崴腳后如果不及時處理,可能會導致慢性疼痛、習慣性崴腳等問題。
3.處理方法:崴腳后,應立即停止活動,避免進一步損傷。然后,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處理:
-冷敷:崴腳后的24-72小時內,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進行冷敷,每次15-20分鐘,每天3-4次,有助于減輕疼痛和腫脹。
-加壓包扎:冷敷后,可以使用彈性繃帶進行加壓包扎,以減少出血和腫脹。
-抬高傷腳:將傷腳抬高到高于心臟的位置,有助于減輕腫脹。
-及時就醫(yī):如果疼痛和腫脹持續(xù)不減,或者出現關節(jié)畸形、無法承重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,可能需要進行X光、CT等檢查,以確定是否有骨折等嚴重損傷。
4.康復訓練:崴腳后的康復訓練非常重要,可以幫助恢復關節(jié)的靈活性和穩(wěn)定性,減少疼痛和腫脹。常見的康復訓練包括:
-活動度訓練: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,逐漸進行踝關節(jié)的活動度訓練,包括跖屈、背伸、內翻、外翻等動作,以恢復關節(jié)的靈活性。
-力量訓練:崴腳后,踝關節(jié)周圍的肌肉力量可能會下降,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力量訓練,如提踵、踝泵等,以增強肌肉力量。
-平衡訓練:崴腳后,由于關節(jié)不穩(wěn)定,容易導致再次受傷,因此可以進行一些平衡訓練,如單腳站立、踮腳尖等,以提高平衡能力。
5.預防措施:預防崴腳的關鍵是加強踝關節(jié)的穩(wěn)定性和力量。以下是一些預防措施:
-選擇合適的鞋子:選擇合適的鞋子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撐和穩(wěn)定性,減少崴腳的風險。
-進行適當的熱身和拉伸:在運動前進行適當的熱身和拉伸,可以增加關節(jié)的靈活性和肌肉的力量,減少崴腳的風險。
-注意行走姿勢:保持正確的行走姿勢,避免外八字或內八字行走,有助于減少崴腳的風險。
-避免過度疲勞:過度疲勞會降低肌肉的力量和反應能力,增加崴腳的風險。因此,要注意休息和恢復。
總之,崴腳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,但如果及時處理和康復,可以很快恢復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加強踝關節(jié)的穩(wěn)定性和力量,預防崴腳的發(fā)生。如果不慎崴腳,應立即停止活動,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,并及時就醫(yī)。
-
-
李進 臨沂市人民醫(yī)... 骨科
腳崴了腫青
-
-
腳崴了一下需要怎么治療
腳崴了一下,也就是足踝扭傷,是生活中常見的損傷。以下是一些治療建議:1.休息:立即停止活動,避免進一步損傷。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或躺下,將受傷的腳抬高,高于心臟水平,以減輕腫脹。2.冰敷:在受傷后的4... 詳細»
-
-
腳崴了一下怎么辦緩解
在日常生活中,崴腳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。當我們不小心崴腳時,可能會感到疼痛、腫脹和不適。以下是一些可以緩解崴腳癥狀的方法:1.休息:立即停止活動,找一個舒適的地方休息,避免進一步損傷。將受傷的腳抬高,... 詳細»
-
-
腳崴了一下怎么知道是不是骨折
崴腳后是否骨折,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:1.癥狀:骨折通常會引起劇烈疼痛,尤其是在移動或觸碰受傷部位時。此外,還可能出現腫脹、淤血、畸形等癥狀。2.活動受限:如果崴腳后無法正常行走或活動受傷的腳,... 詳細»
-
-
訓練時崴了一下腳內側有點疼痛
在訓練過程中崴了腳內側,出現了疼痛的情況,其原因以及處理方法總結如下:一、原因1.扭傷:扭傷是最常見的腳部損傷之一。在運動時,可能會突然轉動腳部或進行劇烈的側移動作,導致腳部韌帶或肌肉受傷,引發(fā)疼痛。... 詳細»